人民日报刊文关注浏览器主页劫持问题:严重侵犯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
安装某些软件后浏览器主页就被修改和锁定,想要改回原来的浏览器主页设置起来缺颇费周折甚至无能为力。
日前人民日报整版报道浏览器主页恶意劫持现象,人民日报的报道发出后立即引起公众的热议和广泛的共鸣。
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相关软件强行篡改主页地址的行为让很多网民无可奈何,成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顽疾。
浏览器主页恶意劫持现象由来已久并且各种劫持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然而用户对这种行为却基本无可奈何。
在搜索引擎工具上搜索浏览器主页被强制篡改,上千万的相关结果也恰好说明浏览器这也劫持问题的普遍性。
互联网讨论中的普遍吐槽也折射用户对流氓软件的深恶痛绝,而劫持问题本身既有正规软件也有流氓软件等。
有的是用户在安装正规软件时被默认修改主页,有的则是某些第三方工具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进行捆绑。
还有的是明目张胆的恶意软件或者木马病毒所谓,这些劫持行为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采取隐蔽性极强的手段。
这些手段也让绝大多数用户防不胜防,而由于这种恶意劫持情况本身去非常难以取证所以用户只能放弃投诉。
劫持用户的浏览器主页看似只是降低用户的上网体验增加用户的麻烦,然而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的危险却极大。
从用户角度来看一方面这种行为严重侵犯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用户隐私信息的泄露。
例如恶意软件或者病毒劫持用户主页然后跳转到恶意网站和钓鱼网站,这可能会给用户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而从行业发展来看利用劫持方式获取流量本身是不正当竞争,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也给行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在巨大的商业利益刺激下利用技术优势对用户进行霸凌,是部分互联网企业有恃无恐且死不悔改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这种技术霸凌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上比比皆是,例如有通过网页弹窗向用户推广掺杂广告的新闻页面。
也有利用诱导性和欺骗性的文字诱导欺骗用户下载应用,还有部分软件超出合理范围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屡见不鲜的网络技术霸凌行为日益成为互联网发展藏污纳垢的一角,也折射平台在面对用户时的傲慢与自大。
凡此种种背离了互联网造福人民的初衷,都给行业健康发展蒙上阴影,也在不断地侵害原本属于用户的权利。
网络技术霸凌还涉及到重要的伦理问题,那就是在这个技术驱动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平衡平台与用户的地位。
网络生活的无孔不入用户如何捍卫权利不被技术所绑架,面对拥有技术优势的庞然大物如何掌握更多的主动。
在这方面也不能光听企业喊口号,关键是要捍卫互联网运行中的公平公正,要企业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同时要完善监督举报机制、畅通用户投诉渠道和加强监督力度,在多方合力下才能推动互联网发展行稳致远。

反正劫不到我。无所谓。只是经常邦别人清垃圾有点烦。好在有火绒。
我不希望下一个我们想解决的问题也是直到被被官媒报道才改的。。。
好像来这儿评论的都没有用国产浏览器!😄
哈哈哈是的
运营商偷cookie给微博自动点赞这事谁又能管呢
是时候整治一下了!
最怕的就是这个,只不过现在很少遇到了
bt资源下载网站的主页劫持相当的厉害,本来只是想下载一些很正经的东西,但是主页上却漂浮着白奶,被同事看到简直是相当的不好意思
像知情权和选择权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居然会和天朝豚扯上关系,还是由豚民日报提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IE时代的搜索工具条,教会了我清理注册表。
流氓可不止劫持浏览器主页Windows上安装卸载全家桶 开机自启 必须要UAC权限 弹广告 那群软件该流氓还流氓
但是这也是好事也比没有强
哈?最后一句没懂
按我理解是这个意思:虽然报道出来的只是主页劫持这冰山一角,没提及全家桶和弹广告之类更不要脸的,但总比什么都不说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