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讯眼里我们是有多赤裸!?
各位网友们在网上注册资料填表时有没有填过1岁、4岁或者100岁之类的东东?您的回答估计是“呵呵”——嗯,听说这是互联网上最伤人的回复语。
好吧,告诉您,您大可以填上-100岁,不过在腾讯眼里,其实您是全裸的——您该是多少岁腾讯基本能猜个90%以上正确,为啥呢?
因为您曾经分享过在酒吧里的照片,您加入过80后的群组,您点击过YY的英语在线教育网站而不是新东方的广告,您整天上美丽说买衣服,听徐若瑄的歌,您好友的年龄段,您是不是使用的校园专网的IP,您还干过很多事……
我就不说了,您自己心里明白,那么腾讯眼里,您可能就是不到30,女,大学教育……说不定您有没有宝宝都算出来了。
您肯定开始担心了,您曾经浏览过啥不该上的网站,您曾经搜索过什么图片……坏了,腾讯都知道了……
好吧,如果您真的这么想……那么恭喜,您中了我的计了。

“恐怖”的大数据——数据在手,江山我有!
我的意思正是要说,即便腾讯有这样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但也不是针对个体的……在腾讯服务器上,您就是一串数字代码……说实话啊:别伤心,您没那么重要!
大数据算的是一种特征,而不是某个人。
而且,腾讯云的总经理陈磊同学对于这一点特别强调过:腾讯不会用聊天记录、不会用微云里面存储的内容……只会通过您在Qzone、朋友圈里主动分享出来的东西进行分析……
腾讯法务部门有一个专门的防隐私小组,每天就是筛查腾讯内部的产品是否有违反用户隐私的行为,据说比国际上的标准还严格。

大数据有的时候确实也很恐怖:
比如说你在某一个地点分享一个图片,推送一个信息,只要有很少的资料,腾讯就可以估计到有多大的概率,你会在什么地方会出现。
腾讯为什么想去做这个研究呢?因为他们发现这个研究有很大的商用价值:您可能去某个地方旅行或者去到一个Shopping Mall,就会收到很多推送信息,这些信息都跟你有关系——DQ冰激凌打折呢,电影票送爆米花呢……
是的,如果腾讯知道每个人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就可以推送一些相关的广告,加上你的口味和喜好,广告的成功率就会提高。
腾讯已经做了无数个数据模型——为什么要做模型呢?
哦买糕的,额滴神啊,这是个哲学问题呢。因为数据模型能够解决的同类问题,而不是单个案例问题,解决的是一大片。不过,这是否涉及泄露隐私呢?这就牵扯到了信息泄露、滥用大数据的问题。
当然,您的担心并不多余,因为现在确实行业里有些人在滥用大数据……技术必须服务于商业嘛……哎呦,快跑题的节奏了,回来回来。腾讯要干啥?
腾讯要划定“游戏规则”?
“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办了一场非常奇怪的论坛,请来了很多看似完全没有关联的人,例如: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信息中心主任马森述、英国驻华使馆公使AndrewKey先生、参赞Holly White、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EdenWoon、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教授RalphSchroeder、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杜小勇。
腾讯自己呢,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出来做台柱子!
看这些人凑一块,估计各位想破头也不知道腾讯想要干什么!开始我也是。但是,经过明察明访,我终于搞懂了。
腾讯是要借助成立一个“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来在大数据领域里想要获取一些“地位”和“突破”,包括制定一些行业里的规范,例如大数据的信息泄露、数据使用、滥用问题(其实现在各家都在搞自己的大数据规范,有点跑马圈地的意思哈),再例如哪些数据不能碰;数据应该怎样使用才算合法;再例如数据可以被用来预测什么?怎么预测最科学?
更高一点层次呢,这个“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下设法律政策、产业经济、网络犯罪、社会学等研究中心,设定了以互联网立法、公共政策、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等为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