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研发的便携式量子卫星通信基站成功连接墨子号量子卫星
据山东电视台报道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便携式量子卫星通信设备并成功与墨子号卫星连接。
墨子号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2016年发射的量子卫星, 也是全球首颗量子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此次科研团队研发的便携式通信设备重量仅有80千克 , 连接墨子号后可以以纠缠的光粒形式发送和接收加密密钥。
图片来自山东电视台
量子通信之所以得到科研机构的关注主要是该技术理论上不可破解,也就是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等。
与传统的基于数学的加密方法不同,量子加密受物理基本定律保护,任何破解尝试都可能干扰传输并引发警报等。
这样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依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加密措施确保安全,而传统加密算法理论上总归是可以被成功破解。
也正是如此在科研业界量子通信技术被视为是关键的通信技术,中国科学院和部分高校的科研机构均在深入研究。
图片来自山东电视台
此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便携式量子通信基站主要目的就是降低量子通信复杂性提高整体使用效率。
日前位于山东济南的量子技术研究院与合作者在山东济南的某处屋顶上对中科大的便携式量子基站进行实机测试。
该基站使用激光束与墨子号量子卫星建立近乎完美的光线,并在约八分钟内接收到足以加密大量数据的量子密钥。
而原本与墨子号量子卫星通信的基站设备高达几十吨重,因此将通信基站小型化后不仅仅降低成本也更容易使用。
据悉该便携式通信基站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研发承建,现阶段设备主要是用于试验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