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NIC称赞中国电信在IPv6方面的努力 IPv6网络活跃部署出现飙升
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全球五大区域性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之一)日前发文称赞中国电信在IPv6方面的努力。APNIC实验室测量的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在2019年前后IPv6活跃部署飙升,目前中国电信正在向IPv6网络过渡。
中国电信是中国四大网络运营商之一,该运营商为3.46亿移动用户和1.8亿宽带用户提供服务,如此庞大的用户量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中国电信早在2001年就开始探索IPv6架构。但如此规模的部署面临许多挑战,更不用说中国部分地区发展程度不同。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开启21个城域网试验,这些试验中的城域网将逐步成为IPv6计划的一部分。
在2003~2010年,中国电信IPv6部署计划主要涉及基础研究和试点项目。当时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战略将重点从研究转移到开发基础架构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任务是进行一系列小型IPv6部署。
每家运营商都开始根据自己的设计建立自己的网络,条件是它们都必须相互连接,中国电信首先将其骨干网络ChinaNet升级为双栈(即同时支持IPv4和IPv6)。
到2012年中国电信开始在江苏和湖南进行城域网试验,这些将作为未来部署项目的原型---中国电信总共有21个与IPv6相关项目的城域网。而在江苏和湖南试验的过渡技术包括双栈、DS-Lite、轻量级4over6和IVI技术。
2017年11月中国政府发布大规模部署IPv6的行动计划书,在政府指导下中国电信在随后的两年里将其云计算平台支持IPv6网络, 其结果开始出现在各个自治系统(AS)的IPv6覆盖中。
APNIC表示测量中国IPv6部署是个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虽然也有很多办法可以评估,不过每个地区的部署情况差异也比较大。
以中国上海为例,APNIC实验室的测量数据表明,从2019年前后开始上海电信AS4812自治系统的IPv6活跃部署飙升,占比达到15%左右。其增长趋势与中国整体的IPv6部署增长趋势类似,尽管数量上差异较大但趋势是类似的。
上图为上海电信AS4812自治系统IPv6增长趋势图
上图为成都电信AS134762自治系统IPv6增长趋势图
在成都电信这种情况也几乎相同,成都电信AS134762自治系统的IPv6活跃部署占比约5.8%,与上海电信部署数量方面差距较大不过增长趋势也相同。目前中国电信仍然在快速优化技术提升IPv6的部署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此前互联网资源大会上就表示运营商已经掉进NAT网络的陷阱,NAT444本来是用来解决IPv4地址短缺问题的,通过地址转换缓解短缺问题解决网络问题。前期运营商们已经通过这种方案解决问题因此现在缺乏部署升级IPv6的动力。
中国电信在IPv6论坛上发布文件也强调这点,中国电信表示:NAT444主要用于解决IPv4短缺问题,实施后运营商便失去了IPv6迁移的动力。相反,仅IPv6解决方案例如464XLAT和DS-Lite都要求启用IPv6基础架构,这倒是鼓励运营商使用IPv6网络。
此外IPv6本身的不均衡发展也是部署中的一个限制因素:过去中国电信将这种情况描述为“21个支持双栈的城域网是孤立的IPv6孤岛”。这些城域网是IPv6的先行者,但被尚未具备IPv6能力的网络所包围,这意味着在与这些网络进行连接时他们不可避免地必须在双栈解决方案上默认使用IPv4。
好消息是在中国政府的鼓励下从2018年年底开始中国电信和其他运营商城域网周围的IPv4海洋终于开始消退。